南华早报 | 中国汽车业将进入另一个黄金时代

谢祖墀, Bill Russo
2015年01月24日
来源: 南华早报中文网

中国经过十年惊人的经济增长,2009年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从那时起,尽管美国汽车销量恢复增长,但中国汽车销量却拉阔了与美国的差距,达2350万辆,而美国的销量为1700万辆。

然而,中国汽车销量去年增长7%,仅为2013年的一半左右。实际上,过去四年的其中三年,中国汽车销量都维持在个位数增长,促使许多市场追随者认为这是“新常态”。有人说,中国汽车业的光辉时代已经过去。

事实上,有很多值得担心的理由。除了中国整体经济增长放缓外,越来越多城市限制汽车销售,以应对交通拥堵和气体排放问题。上月,深圳就联同其他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杭州和贵阳),通过限制购车以阻止汽车增加。

此外,未售出车辆的库存不断上升,促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然挑战国际名牌车商(包括宝马和丰田),要求他们增加对经销商的鼓励措施,调低2015年销售目标。虽然这些情况在中短期内令人关注,但我们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正在进入另一个阶段:为本地和全球汽车制造商提供全球最有利可图的发展机会。事实上,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将彻底改变行业格局,也会带来机遇和挑战。

低效率、由资产驱动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总体而言,由于部份厂商之前对经济前景过份乐观,结果出现产能泡沫。该问题在中低档市场最为严重。由于制造商试图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价格出售多余存货,将令原本已极为激烈的竞争环境雪上加霜。

中国汽车业要健康、稳定地发展,就有必要经历行业重组。政府实施政策30余年,让中国获得外国技术和资本,以壮大内地产业。这方法虽有助于刺激整体经济增长,但却无助于巩固国内汽车制造商的基础。因此,弱势品牌最终会被整合、淘汰。

中国汽车业将以一个较可持续的速度持续扩张,二、三线城市的首次购车人士将持续增加,加入较发达地区的再购车人士及换车人士,成为车主。

一个进阶版的“二进制”市场将会出现,即一线城市的消费者会继续倾向购买国际品牌,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将以购买廉价品牌为主。

然而,二、三线城市的新富人士将会大幅增加,他们将开始模仿富裕阶层的消费习惯。

这个发展将为国内外厂商带来黄金商机。例如福特和长城汽车就曾预测,人们将倾向购买小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而这种汽车的销量一直高于业界平均水平。与此同时,由于高净值客户越来越多,欧洲高档汽车制造商(如奥迪、宝马、奔驰和路虎)的销量近年都录得大幅增长。

在未来,市场可能会出现如混合型多功能车和多用途车辆等新产品,但这些车款未必会像SUV/豪华房车般那样具有庞大市场或赚取高额盈利。因此,我们相信,中国汽车产业将会进入另一个黄金年代。中国仍将是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经过多年来移动连线技术、“大数据”和社交网络的发展,“汽车互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技术正在改变业界格局,而连接移动(connected mobility)技术,则令导航、分析、驾驶安全及驾驶辅助等技术发展更加迅速。

旧有的汽车产业模式为中产消费者带来流动上的便利,但现已不再符合中国国情,也不利于发掘创新机会。

鉴于中国都市运输业正面对严峻挑战,加上传统汽车污染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因此,一种专门应对个人城市流动问题的解决方案,很可能会应运而生。事实上,传统的汽车所有权模式,正因为许多因素而出现转变,其中包括城市化、年轻消费者期望不断提高,以及通信科技和“大数据”的迅速发展等。

许多新概念正在涌现,将非传统企业(其中许多都是国内企业)带入了市场生态系统。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出租车应用程序,例如阿里巴巴的“快递打车”和腾讯的“滴滴打车”,每天各自处理的交易宗数就超过500万宗。

中国作为全球主要汽车市场,有望能彻底改变环球汽车业格局,以迎来以智能车辆和移动连接科技为主的新时代。

谢祖墀是高风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Bill Russo是该公司董事总经理。高风咨询公司是立足于大中华区的全球战略和管理咨询公司。

(翻译/ Nelson Cheng;编审/ Alison Yeung)

 

企业战略 | 在动态环境中创新

在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和变幻莫测的今天,移动互联网让不同行业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冲击,行业内的竞争格局和生态系统的变化也变得明显。在这种动态的环境中,我们发现了几个典型现象:第一,企业的竞争优势变得很短暂。宝洁(P&G)曾在中国市场独占鳌头,但近几年的销售额增速一再放缓,竞争优势被本土品牌和其他外资品牌削弱。第二,行业的边界被重新定义。互联网金融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由互联网公司和基金公司推出的货币基金,比如阿里巴巴和天弘基金推出的余额宝,以及近两年迅速升温的P2P 网贷,都将金融产品零售和融资领域重新定义,使我们很难界定这些互联网公司到底应该划分在互联网行业还是在金融行业。第三,行业生态系统不断变化。小米手机在由研发、采购、生产、营销与销售所组成的整个上下游环节中颠覆了传统手机产业的模式,开创了全新的生态系统,其估值也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手机生产商。第四,有生命力的企业始终保持着适当的节奏和速度对自身进行调整。阿里巴巴从推出淘宝网和聚划算,到拆分淘宝网,再到重组25 个事业部以及进军移动端,始终很好地掌握着节奏并及时甚至是有预见性地做出调整,也因此为现在的成功埋下伏笔。第五,企业组织结构与业务、战略的调整相适应。很多企业,比如海尔、联想、华为等都在调整老的企业组织结构来适应新的业务模式和企业发展战略。在这些现象出现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问自己:如何能够灵活、迅速并且紧密地与终端客户联系起来?

我们看到,已经有很多新兴企业和不少传统行业龙头都在进行着创新和塑造创业精神的工作,而这种创新和创业精神正是他们在当前动态竞争环境下获得立足和发展的关键。小米在短短的几年内迅速发展,2014 年间估值已上升至400 亿美元。小米在产品、服务、品牌和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起与消费者的互动,营造消费者参与感。我们看到的小米粉丝群就是基于消费者参与形成的庞大社群,由小米员工和消费者共同构筑并保持利益一致。这不仅创造了口碑效应,也为小米带来了巨大价值。同时,小米的组织结构灵活,执行力敏捷、有效,使得小米对产品和服务能够进行快速迭代,从而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并保持了良好口碑。同样是在新产业方面,腾讯的微信是获得巨大成功的另一个典型案例。腾讯长期浸淫在互联网社交领域,对消费者有非常深入和准确的认识,而微信就是在对消费者需求的了解中孕育而生。我们知道,微信从投入使用开始,至今一直在更新细节,强化功能,这种逐步的演进既基于需求又很好地满足需求。在组织结构方面,微信战略并不是源自于腾讯的深圳总部,而是由广州研发部的张小龙在了解市场、研发并试运行成功的基础下演变为整个腾讯公司的企业战略。而且,腾讯简单、灵活的组织结构为微信战略的高效执行提供了基础。

在传统行业中,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海尔清楚地知道,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变革时不我待。张瑞敏远见又有危机感,所以他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始终保持与趋势同步,甚至希望引领趋势。他的领导,为海尔带来的不仅是传统意义上对员工的管理,更是在搭建让员工发挥创业精神的海尔企业平台。海尔现在正在进行一场历史性的变革,企业的组织流程简单化,将员工变“在岗”为“在册”,以此激发创业精神并实现企业内部的若干小创业单位,使得整个海尔能够紧密地联系动态变化中的市场并迅速作出应对,保持竞争力。

那么,我们如何进行创新和塑造创业精神?从企业领导来讲,应该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比方说海尔的张瑞敏,尽管海尔是家电行业的龙头,但张瑞敏着眼未来,并预见倘若不及时调整很可能会遇到巨大的危机。同样,领导要致力于将企业与员工的利益联系起来,能够激发并且团结员工。企业领导一方面要保持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大方向的决策正确,另一方面要把组织结构简单化、灵活化。因为企业如果要贴近市场并对市场的变化作出迅速反应,必须有一个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同时,也需要调整KPI 系统,建立明确、简单的绩效评价和奖惩体系。企业的文化应该是鼓励创新的,只有保持创新才能使企业保持生命力。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使得马云和蔡崇信牢牢把握企业控制权,使企业在创业家精神下始终保持活力,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贯穿企业上上下下的创业精神则是激发员工,培育创新的助推器。万科的合伙人制度要求项目一线管理者投资成为“合伙人”,旨在激励员工,培养创业精神,使一线管理者更紧密地把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

但当我们谈到创新、创业精神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清楚,企业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以及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第一,我们是否准备好了接受改变。也就是说我们是不是非变不可,而不改变的话我们会走向何方。第二,我们是否具备了进行改变的要素。我们的领导力是否能够支持企业的变革,我们是否有明确的愿景和为了这个愿景进行变革的决心。第三,我们如何去改变。我们是否考虑清楚进行变革的路径和方法,我们是否知道如何正确地评估变革的成败,这些先决条件都是需要经过我们的深思熟虑。只有将这些考虑清楚,才能实现创新和塑造创业精神,进而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下站稳脚跟。